10/17:E10+400m*12+E10(400米12趟: 92 90 88 86 86 86 89 90 88 89 92 91)這天因為沒有帶表跑,所以沒有鏈接。
10/18:技術訓練 + E60
10/19:E10 + I4*5 + E10
10/21:E120
10/22:E5 + (R100m*2 + 5k)×2 + E5
禮拜二因為忘記帶錶,所以過程中都跟文彥還有小寶一起跑,時候發現,穩定配速會比較好,這樣才能夠在後面堅持下來,而不是提早把力氣用完。所以配速都穩定在90秒左右。
截至10/22,這個月的跑量已經來到了184.4公里,如果禮拜二有帶錶的話,實際應該是192公里左右。第一次月跑量來到200公里。
置於之前全馬PB336是如何練出來的呢?我想其中還要歸功於騎車給我帶來的有氧能力。因為雖然當時的月跑量大概是有150公里一下,不過如果把騎車的訓練量加入跑步的話,那跑量估計也會達200公里。現在對月跑量有了一個新的認知,他只是一個結果,並不是因為你練了多少,才會有如此的成績,而是你能夠消化多少的量,才會有如此的成績。
而這週身體似乎沒有回复,因為在跑3K配速的時候,心率總是無法上去,可能是疲勞累積過多了吧,或者是本身就對心率不敏感,不適合以心率作為主要的訓練指標。
而在周日的體感測試中,後段差了30秒,跑起來也沒有感覺到特別的輕鬆,我想是因為都把注意力放在腳上面的關係吧(因為腳跑到一半時就開始緊繃了),也可能是前一天E120的疲勞感還在的關係。